1
你必須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經濟學上有一個鐵律“物以稀為貴”。那么,職場上,你所體現出來的稀缺性,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關鍵時刻,你能幫老板解決別人解決不了的難題; 專業領域,你能達到別人所達不到的精深程度;作為管理者,你能駕輕就熟創建一個團隊……
當你所展現的能力越稀缺,越具有不可復制性,越對企業的貢獻巨大,你就越變得不可替代,身價自然也就水漲船高。
2
你可以無能,但必須忠誠
一位老板曾對員工說:“我的用人之道有一個很重要的標準,那就是忠誠。當我們爭論一個問題時,忠誠意味著你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告訴我,不管你認為我是否喜歡它,意見是否一致。但是,一旦我做出了決定,爭論必須立刻終止,從那一刻起,忠誠意味著你必須按照我的決定去執行,就像執行你自己做出的決定一樣?!?/p>
忠誠是一種品質。如果一個員工缺乏忠誠,他的能力也就失去了用武之地。
3
團隊很重要,單槍匹馬干不出大事業
越是在大的企業,團隊作用越是重要。以小編所從事的運營工作為例,一個運營方案的策劃只是第一步,要讓方案落地,需要產品、技術、設計、推廣等各個模塊的人員通力配合才能完成。在樣的團隊里,千萬不要過于自大,要表現得盡量謙卑,離開了其他人的協助,你什么都不是。
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多幫助別人,要多主動去積累自己的人脈,這樣,在你需要的時候,才有別人愿意幫你。
4
用強勢壓服別人,通常不好使
在職場上,有些人總是試圖用聲量來壓住別人,當別人不聽自己的安排時,就寄希望靠發怒、吵架來解決問題。這樣的工作方式,只會適得其反。即使你是領導,用這種方式跟下屬溝通,下屬也不會真心服你,背后只會說這個領導如何兇、如何不講理。
職場上的大紅人,需要人幫助時,都有人爭著搶著來幫他。這樣的人,往往是溝通高手,懂得放低姿態,站在別人的立場和角度思考問題,了解對方的需求和心理,潛移默化地影響他人。有空,建議讀下《蔡康永的說話之道》和《影響力》這兩本書,從中,你能收獲不少。
5
你的努力付出,要讓老板看得見
曾經有一回,小編瀏覽了一位領導微信朋友圈,看了之后是深深的折服與驚嘆。原來,他的朋友圈里,發的要么是公司的宣傳,要么是跟其他部門負責人一起努力完成了某個項目,要么是跟下屬員工座談交心,幾乎全是工作的內容; 即使偶而關于生活的記錄,也是老婆抱怨自己加班太晚,心疼陪兒子的時間太少等諸如此類的話題??上攵?,這樣的朋友圈,在老板眼里,滿滿都是正能量啊。試問,假如,你的朋友圈也以這樣一種積極的心態全程記錄自己每天的工作、心得,你的付出,老板還會看不到?!
公司越大,老板關注的人和事越多,如果不懂得表現,你真的以為,你的努力付出,老板看得到?!要讓老板圣明,先主動讓自己成為一個能被老板發現的“光源”吧!
6
受了委屈不要急于申辯
小編曾經有一次經歷,因為一個報告的錯誤,本來是領導讓這樣寫的,結果領導事后卻怪到自己頭上。小編當時的第一反應,也是想寫上一封洋洋灑灑的郵件,為自己辯白一番。慶幸的是,小編最終壓制了自己的情緒,而是積極地回復了一句話“好的,我會馬上改進”。事后,領導也知道誤會了小編,還主動向小編道了歉,通過這件事,領導也更加認可和肯定了小編。
記住一點,受點委屈沒什么大不了,很多時候,你為領導背了鍋,領導心里會記得的。
7
盡量等你的老板先開口
一個銷售員、一個辦事員和他們的經理步行去午餐時發現了一盞能滿足每個人一個愿望的油燈。辦事員搶先說,“我想去巴哈馬群島,開著快艇,與世隔絕?!辟?!她飛走了?!霸撐伊?!該我!”銷售員說,“我想去夏威夷,躺在沙灘上,有私人女按摩師,免費續杯的冰鎮果汁朗姆酒,還有一生中的最愛?!辟?!他飛走了。最后,經理的愿望是:“我要那兩個蠢貨午飯后馬上回來工作!”
在一些會議上,老板總是習慣征詢下屬的意見,有些人為了圖表現,總是搶著發言,遺憾地是,很多時候,老板往往已經有了主見,你如果沒有探到老板的心思,搶先發言往往就有可能中了槍口。
8
不說是非話,不做是非人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是非。為了不惹是非,還是少說閑話,不說是非話,不做是非人吧。
任何一部電視劇里,活得最久的都是那些正直的人。正直、坦蕩,問心無愧,也能讓自己獨立于公司的各種政治派對之外,還能存活得很好。
9
方法總比困難多,別將問題留給上司
當領導的,其實最煩下屬告訴他,這個問題解決不了,這個活我做不了。領導安排的工作,不能說“我做不了”、“我做不到”?! ?/p>
公司請我們來工作,是為了解決問題的,如果不能解決問題,我們就沒有價值。工作推進中遇到困難,無法繼續進行,這是很正常的事兒,我們需要做的是主動尋找答案和辦法,哪怕你的辦法不妥,那么就去問,但無論如何不能對你的領導說,我不會。實在找不到方法,也要開動腦筋,給出一個方案讓領導去否決,然后引導領導給出他的建議。
10
懂得感恩,才有貴人多助你
很多人總是感嘆職場上難遇貴人,卻不會認真去想一下,為什么貴人愿意幫你?!感恩文化其實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我們每個人處在這個社會,呱墜地時有父母的養育之恩,牙牙學語時有老師的教育之恩,遭遇困難時有好心人的救助之恩,工作中有領導的知遇提攜之恩,同事和團隊的幫助支持之恩等等。記住每一個幫助過自己的人,然后在適當的時候通過語言或行動回饋他們,才會有越來越多的愿意支持你,你的成長之路上才會得到更多的貴人襄助。